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

棉花糖的誘惑

經常聽到別人說誰的 EQ 好高、誰又好低等等。不少人都知道 EQ 即是情緒智商 (Emotional Quotient),用來量度情緒智能 (Emotional Intelligence)。但究竟情緒智能包括些什麼呢?

情緒智能的普及,來自七十年代心理學家的一個實驗,實驗目的是想看看一班四歲的小孩子在有雙重獎賞的承諾下,會否等二十分鐘才吃面前的棉花糖。這種忍耐誘惑的能力叫「延遲享樂」(Delayed Gratification)。心理學家發現,能夠延遲享樂的小孩子長大後無論學業成績或責任感等方面,都比衝動 (Impulsive) 的小孩子好。其實,缺乏忍耐誘惑的能力也是今天很多人遇上的問題的根源,好像拖欠卡數、痴肥、婚外情等等。

丹尼爾.高曼 (Daniel Goleman) 便是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,建立了情緒智能的理論。隨著不同理論的發展,情緒智能的定義大體上包括:
  • 了解自己的情緒 (Self-Awareness)
  • 控制自己的情緒 (Mood Regulation)
  • 激勵自己 (Internal Motivation)
  • 了解別人的情緒,即同理心 (Empathetic Response)
  • 維繫圓融的人際關係 (Interpersonal Skill)
「控制自己的情緒」便是忍著不吃棉花糖的能力,也是承受壓力、控制焦慮的能力。「了解別人的情緒」則是上回提過的同理心:已經證實了有同理心的領導是會提升整個組織的效益的。同理心不止是能同悲的同情心,也包括能同喜的心。「激勵自己」是一種在沒有人鞭策底下都盡力並堅毅地完成工作、達到目標的能力,也是《與成功有約》(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) 裏的第一個習慣:主動積極 (Be Proactive)。

相信不少年輕人都覺得「維繫圓融的人際關係」很不容易,卻殊不知「了解自己的情緒」才最難。我們自幼便被訓練成壓抑情緒的能手,更會不自覺地合理化自己的負面情緒。舉例,當有不同部門的主管批評自己的下屬時,我們會不自覺地立即為下屬辯護。然而,如果能小心察看自己的情緒,我們首先感覺到的,可能其實是「憤怒」,因為覺得別人干預在自己的工作範圍,甚至攻擊自己的管理能力。因此我們為那位下屬辯護,可能是非理性的。也許背後更有怕別人威脅到自己的飯碗的恐懼,而這種恐懼本身,卻又可能是非理性的;加上社會的教育將恐懼等同懦弱,所以恐懼的出現一般被自動抑制下去,變成其他東西。倘若我們能把這些情緒抓出來面對,便自然減少錯誤的判斷與反應,大大增加我們成功的機會。

種種原因,讓自己的內心變成我們最大的盲點。所以「了解自己的情緒」自古已是一項特殊的修煉:修道者叫這練習為──觀照。

原文連結:http://weekly.jobmarket.com.hk/Repository/JobMarket/2011/09/16/Res/PDF/Pg0090_s_0090.pdf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