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

鑽石的道理

一直以來,不少高僧大德在台上大談教理,嚐試替大家解決工作與家庭上的問題。然而,這種講道難免有欠說服力,是關這些法師們自己並不需要面對人世間的種種挑戰。記得美國有位虔誠的基督徒兼企業家蘿莉‧白‧瓊斯 (Laurie Beth Jones) 便曾經寫下《耶穌談領導》(Jesus, CEO),分享如何將耶穌的教導應用在現實的企業裏。不過書中提到的「自我掌控」、「付諸行動」、「人際關係」等能力,並不是耶穌福音的主旨,而是耶穌在深愛世人的前提下的表現。要學這些東西,倒不如讀《與成功有約》(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)。

最近讀到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,卻能真正的把宗教的智慧應用到實際生活中。作者麥可.羅區格西 (Geshe Michael Roach) 曾在印度學藏密二十二年,成為格西 (Geshe, 即佛學博士),卻遵循上師的要求,蓄髮偽裝作凡人,回到美國從商,並把一間鑽石公司由負債五萬美金經營到年入過億的企業。上師的意思再明顯不過:躲在喜馬拉亞山修道不難,回到商場這個大染缸而能保持清淨心才是挑戰,亦是我們凡人每天面對的真實境況。

書中以《金剛經》為基礎,提到兩大般若傳統內的概念,即「空性」與「印記」。空性的意思,不是說我們面前的一切都是幻覺,而是萬事萬物都沒有好壞的本質。就好像一個漢堡飽,你餓的時候它是全世界最美味的東西,到你飽到撐的時候,便嗅一嗅都想反胃。漢堡飽本身並沒有變,變的是你。同樣道理,你老闆罵你時是凶,獎你時則是好,待老婆則是慈,並無本質上的好壞。這就是空性。

換句話說,這個世界充滿潛能,是好是壞全看你內心。你看到的是一個飽和的市場,別人卻看到無限商機。你看到一個反叛的八十後,別人看到無限創意。你覺得是虧本的交易,卻在不久之後帶來豐厚的回報。最好的例子可能是《戰國策》裏的馮諼。馮諼跑到齊國孟嘗君那裏做食客,孟嘗君問他有何技能,他自己說沒有,孟嘗君仍收留他;讓他白吃白喝,他還嫌三嫌四;後來叫他去薛地討債,他竟當眾燒掉欠單,免去除當地人的債務,孟嘗君當然不高興,但都沒有辭退他。直至孟嘗君落難時,幸得有薛地的人感恩戴德,有個安頓的地方,才明白此中利害。馮諼是智是愚?失去欠款是利是弊?一時之間是看不出來的。這裏又關係到第二個概念:印記。

印記,其實即是業力。一般人常說,「惡有惡報,善有善報,若然未報,時辰未到」。這裏有個秘密,就是最後那一句裏提到的「時間」。業力的作用,不是你踩我一腳你便立即會被人踩回一腳。那要看你的動機,是無心還是出於憤怒,再看時機,也許要三年五年七年後才會見到效果。因此,要在生活和工作上順風順水,心想事成,端視乎你對每一個情境時的第一個本能反應。別人犯錯時你有否幸災樂禍?別人說是非時你有否參與?別人魯鈍時你有否驕傲?書中明列了四十六個商業困境,都是因為我們積聚了壞的印記。好像財務出現問題便是因為缺乏布施。簡單點說,本著慈悲心經常布施,自然會發達。做人光明磊落,便不會有人欺騙你。

這本書裏的道理,亦正好印證了我自己這許多年的實際經驗與觀察。我可以告訴你,作者並沒有騙你,不信你可以照著做試試看。

原文連結:http://weekly.jobmarket.com.hk/Repository/JobMarket/2012/04/27/Res/PDF/Pg0072_s_0072.pdf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