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孕育出怎樣的生活才算有「品味」?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。不少人覺得,工作最大的目的在賺錢,好的工作就是能賺很多錢,賺很多錢的目的在於過更好的生活,那「品味生活」必然要花很多錢吧?
然而,不少朋友由以前的幾千塊薪水,苦心經營到今天身家上千萬,每天仍然是在快餐店開始、茶餐廳結束。有時忙到連吃晚餐的時間與胃口都沒有,隨便啃掉兩塊餅乾又一餐。要過這樣的生活,又那需工作得如此辛苦、賺那麼多錢?
又有不少朋友自詡懂得花錢,對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特別講究。事實上,電視如此多的飲食與旅遊節目,正正反映出香港越來越多中產、甚至千萬富翁,正在尋找更有「品味」的生活、更有「品味」的花錢方法。
不過個人認為,大家只要能夠無視社會的眼光與風氣,過自己想過的生活,做自己喜歡做的東西,便算得上有「生活品味」了。有朋友因為小時候沒錢沒機會學鋼琴,現在竟與小兒子一起練習,還考到四級。難得的,是他不怕別人笑他如此年齡還學琴,因為,他享受。
又有朋友喜歡做義工,做了十幾年的善終服務,每星期去探訪垂危的病人,亦經常到殯儀館安慰哀傷的親友。不少人認為,做義工最好幫那些有將來的人,好像被遺棄的嬰兒、邊青、康復中的病人等等,但她不理別人的價值觀,因為她認為花這樣的時間,值得。
更有朋友喜歡道教科儀,愛上了不同儀式裏曼妙的動作與悅耳的吟誦,因而皈依了道教學做道士。我個人覺得,學做道教科儀,比起花幾百萬去學跳拉丁舞,可能更為形格。至於這樣的生活是否「品味」,實在見仁見智,但這些朋友肯定是在用工作去支持自己一些喜歡做的事,而且在這些事情上花的心機、精神和時間,往往比正職還多。
原文連結:http://weekly.jobmarket.com.hk/Repository/JobMarket/2011/12/23/Res/PDF/Pg0036_s_0036.pdf